《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系列解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17浏览次数:1555

《决定》突出强调现代职业教育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在三线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方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资源上具有相对优势,应从本区域出发充分发挥地方高职院校的服务与引领作用。

 
    发挥在专业服务产业布局上的引领作用,专业设置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服务产业布局,地方高职院校要立足区域经济,围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社会发展人才紧缺行业设置专业,对接产业链形成专业链;面向新产业、新行业、新领域、新技术和新职业,引领区域职业教育整体专业结构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
 
    发挥地方高职院校在技术研发和服务功能上的引领作用。《决定》指出专科高职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与产业的紧密对接关系将有利于地方高职院校牵头建立区域性的研发中心、实训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服务平台,从而强化推动区域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发挥地方高职院校在继续教育领域的优势和引领作用。《决定》强调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并进一步明确企业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应该说这为高职院校的职后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关键还是要强化地方高职院校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的双重教育功能,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对接企业需求建设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面向更加广泛的社会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更加灵活的学习制度和模式。
 
促进学生成长
 
    《决定》重点确立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在新的体系中,高职教育下连中职教育,上接应用技术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居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中、高端。在区域职业教育格局中,地方高职院校既承担着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又分别为中职学校毕业生和专科层次高职生学业成长提供接收和输送的通道。因此,地方高职院校需要在“两头衔接”上发挥重要的桥梁和引领作用。
 
    首先,在中高职衔接教育上发挥引领作用。注重与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完善中职学生直接升学和继续学习的招考制度,形成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中高职教育无缝衔接的职业教育格局。发挥地方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探索带动区域中职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如以地方高职院校为主体,作为“总校”统筹区域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建设,按照县域经济的特色来差异化设置和发展专业,解决中职学校之间专业重复设置、同质化发展的问题。在“总校”的框架下提高中职升高职的入学比例,真正将中高职衔接落到实处,提高区域内中职、高职的整体吸引力。二是主动衔接应用性技术本科教育。尤其对于一些专业技术含量较高、职业岗位层次性比较明显、社会需求量较大且需求较为稳定的职业领域,要站在新的培养定位上来审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本科层次教育的衔接。由于目前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有一个改革和改造的过程,高职院校应在工作过程课程、行动导向教学等方面发挥具有良好的改革与实践基础的优势,通过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与本科院校一道开展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和课程建设,开通学分互认,在知识、技术、技能、素质等方面实现层次和要素的上下衔接。同时,积极探索与本科教育贯通的多元培养方式,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分类培养、分流培养等方式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探索产教融合
 
    《决定》提出要坚持产教融合发展。地方高职院校大多属于跨行业办学的类型,产教融合还面临诸多阻碍性因素,利用好政策机遇,需要在三个层面的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突破和引领,从而激发区域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办学体制机制层面。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重点鼓励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产教融合。比较可行的做法是依托自身办学基础,针对区域优势发展、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或产业链,以市场供需为杠杆吸引骨干企业参与办学,以学校为“母体”先试行局部性的“一校两制”,建立人事、财务、教学等方面的灵活机制,逐步成熟后再走向完全的“两校两制”,在区域层面形成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校企合作机制层面。校企合作是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国家推动健全企业参与制度,要求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并提出了校企联合招生等具体的举措,这将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的外部环境,地方高职院校要以此为契机推动校企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在教学改革与建设机制层面。产教融合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同步实施,需要落实到更为微观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上。地方高职院校要发挥与区域行业企业“网状”合作的优势,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实习实训、课堂教学等方面建立起联动建设、开发和组织的有效机制,比如企业项目的教学化改造、课程的二次开发、信息化的校企互动课堂等等,从而推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更为开放的人才培养机制,如针对企业分布的区域性特点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实践,在分散与集中、课内与课外等方面建立起灵活多样的学制管理模式。
 
    (作者:王振洪系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育学博士)
     信息来源: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