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要把握好五个“度”

发布者:kj发布时间:2021-04-15浏览次数:77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的充分肯定,也寄予了对思政课教师的殷切希望。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自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理解思想精髓,掌握核心要义,把握基本规律,努力让高校思政课讲出政治高度、具有理论深度、增加视野宽度、保持知识鲜度、充满情感温度,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目标。

高校思政课要讲出政治高度

“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亮明立场:高校思政课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指的就是高校思政课要讲出政治高度。如何讲出政治高度?首要的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要“真信”,要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真学”,要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真学才能理解基本思想、掌握基本原理,才能很好运用。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真用”,就是要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剖析社会问题,解开学生思想之疑,回答学生理论之惑,帮助大学生站稳政治立场,旗帜鲜明讲政治。

高校思政课要具有理论深度

“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高校思政课与中小学思政课最大的不同在于告诉学生“是什么”的基础上,还要重点讲清楚“为什么”,也就是要有透彻的理论分析。学习是提高理论水平的源头活水。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既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什么”“为什么”,又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用”。高校思政课教师还要勤于学习其他社会科学基本知识。通过学习不断夯实自身理论功底,提高学理分析能力,增加思政课的理论深度,增强思政课的理论说服力。

高校思政课要增加视野宽度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学生带来新困惑,迫切需要思政课教师进行理论答疑和思想解惑,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要增加视野宽度。课堂的视野来自教师的视野,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远的历史视野。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了解国内事务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国际事务,既熟悉国情,也深谙世情,尤其要了解世界发展形势、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并善于将国内事务结合国际环境、国际背景进行分析,通过国内外的对比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要有深远的历史视野,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熟悉中国历史、了解世界历史,并善于挖掘丰富的历史资源,结合历史经验教训讲述当代现实问题,启迪大学生的历史反思和现实思考,从而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

高校思政课要保持知识鲜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高校思政课面对的是大学生群体,他们思维活跃,获取知识信息快捷多元。因此,高校思政课要抓住学生,绝不能简单照本宣科,而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党和国家工作任务的发展变化,及时将相关内容纳入到思政课教学之中,保持课堂教学的“鲜度”。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世界纷繁复杂,每天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成千上万,需要教师从中去筛选、去甄别,将可以很好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素材挑选出来,精心设计,自然而然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保持思政课的“鲜度”。高校思政课教师还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除了把握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外,还要关注其他学科的发展,要把前沿知识适时融入思政课教学中,用知识的“鲜度”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高校思政课要充满情感温度

高校思政课要充满情感温度,高校思政课教师先要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兴趣爱好、关注焦点等,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正常需求,回应大学生关切,让学生感受到被老师关注和被爱。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把握课堂的能力,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完美结合。课堂教学,尤其是思政课教学,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很重要。思政课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将课堂教学由教师的“独奏”变成师生的“合奏”。高校思政课教师还要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要学会将大道理融入小故事,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充分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浓厚兴趣,经常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将思政课上得有声有色,让大学生听得有滋有味。

(作者:谭元敏 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人民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