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新性学习
(中国高教学会副秘书长 张笛梅)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的正确抉择,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毫无疑问,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问题在于,创新型人才究竟怎样培养?笔者试图给出教学上的一个回答: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性学习。
那么,什么是创新性学习呢?
从学习目的看――
维持性学习的目的是继承前人已有的知识以求应用,承袭前人的成果以求再现,因而注重知识的接受、理解、记忆、运用,讲究“衣�相传”,追求“得道真传”;而创新性学习则以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开拓、创新为目的,因而注重知识的发展性理解,了解知识的过去、现在,展望未来,掌握已知领域,展望未知领域,追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踏着前人的肩膀向上攀登”。
从学习目标看――
维持性学习以完善掌握前人知识为终点,以提高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因而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注重应用的技能、技巧,讲究“根底深厚”、“熟能生巧”;而创新性学习则以掌握前人知识为起点,以应用并且发展知识为目标,因而注重知识的相对真理性、发展性,注重为发展知识而去掌握知识,在提高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创新的能力和技巧,讲究“温故知新”、“推陈出新”。
从学习标准看――
维持性学习以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应用能力的强弱为标准,因而注重知识的广博性、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应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形成了一套考试测验方法。考试成绩被视为学习成果唯一的衡量标准,加上种种社会因素,造成了“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病,造就的是“知识库”型人才;而创新性学习则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应用和创新能力为标准,不盲目追求掌握知识的数量,注重知识的结构,注重获取新知的方法,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把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视为衡量学习成果同等重要的标准。
从学习内容看――
维持性学习以结论性知识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主,以应用操作性知识为主。学生面对的是“天衣无缝”的教科书理论体系和种种原则规则,很少能看到千百年来知识发展变化的历史踪迹,也无法从中获得开拓创新的灵感,甚至只是一些脱离实际的空洞教条。这样的学习内容,我们没有理由责怪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而创新性学习则在掌握结论性知识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知识产生发展过程和获得新知的方法,追求书本背后的东西,既要知识的“金子”,也要“点石成金”的手指。这样的学习内容,必然是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在重视结论性知识的同时,方法性知识也必定占有相当比重。
从学习态度看――
维持性学习囿于前人知识窠臼,缺乏开拓创新的视界和眼光,满足于知识财富的获得,形成小富则安的因循守旧心理,视前人知识为万古不变的教条“不敢越雷池一步”,造成唯书,唯上教条主义的学风,创新精神被无形抑制;而创新性学习则以发展、批判的眼光审视一切知识,以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断探究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并且不断探究反映真理的客观规律,不盲目崇拜前人、权威,赞成孟子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以柏拉图“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精神,敢于向前人、权威挑战,即使最后证明前人获得的真理性知识不可动摇,也将在批判、探究中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从学习思维看――
维持性学习偏爱形式逻辑思维、收敛思维,造成思维的封闭性、局限性,分析问题依赖刻板的逻辑规则,解决问题依赖单纯的逻辑推理,习惯于解题运算的唯一正确答案,拘泥于操作规程的固定程序,因循前人的经验和思路,鲜有独立思考和见解;而创新性学习则不满足于形式逻辑思维,同时十分注重辩证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形成思维的开放性、求异性,既重视前人获得的结论性知识,尤其重视前人创新知识的思维路径和特点,如爱因斯坦所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这种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创新思维训练,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深度和质量,而且为以后工作中的创新和创造提供了锐利的思维武器。
从学习方法看――
维持性学习以认知方法为主,推崇师承学习,注重博闻强记,提倡熟读经典要成诵精熟、倒背如流,主张掌握知识过程是“一讲、二练、三考”,学会应用知识依靠“举一反三”、“熟能生巧”。围绕对前人知识的完全吸收、消化、掌握,讲究依照认知规律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认知能力。而创新性学习则主张以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提倡用探索和研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探索和研究的能力;认为探究式学习既有利于对前人知识的深刻掌握,更利于培养创新和创造能力。“发现法”学习的倡导者皮亚杰主张,“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出,“学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报告《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也提出:“本报告倡导的以探索为本的学习要求在本科生教育方式上进行深刻的重构”,“本报告所体现的理念,将把流行的学生作为接受者的文化转变为一种学生作为探索者的文化,一种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同进行探索之旅的文化。”
从师生关系看――
维持性学习由于着重知识的灌输、传承,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师道尊严被推崇到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不平等地位。古人提倡的教学相长实际上已不复存在,青少年探索求新的天性从小就被无情地抑制,被训练成唯唯诺诺的庸才。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把学习视为苦差事,渴望获得解放。而创新性学习,由于着重在继承前人知识基础上引向创新、创造,因而提倡“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师生之间是一种共同探究的合作平等关系。教师的任务在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全面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即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向学生传做人之道、治学之道。唯有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使青少年探索创新的火光不致湮灭。
从学习规格看――
国家和教育机构制定的学习质量规格,出于维持性学习的理念,侧重在统一的规格要求,甚至走向千人一面的模式化极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被这种统一化、规格化所淹没,创新人才失去了赖以成长的土壤。而出于创新性学习的理念,则主张在必需的基本规格的基础上,侧重打造人才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行学分制、双学位制等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教学体制和措施。
从学习与创新关系看――维持性学习认为,创新能力主要和掌握知识的多少有关,而与怎样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无关,认为学习过程和创造过程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教师常常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来的创新火花、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思怪想”抱不屑一顾甚至奚落贬斥的态度,以为是好高骛远的有害行为,会影响承袭前人知识的主要任务,并因此对创新学习抱否定或怀疑态度。这种认识产生于误以为创新性学习是要求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就从事创新、创造活动,误以为是提倡学生不去掌握基本知识就急于去搞创造发明。如果那样理解创新性学习,自然是违反客观规律、是荒谬的。而创新性学习认为,创新能力不仅和掌握知识的多少有关,和知识内容的结构有关,而且和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方法有关。显然,单纯“知识库”型人才,不过是“立地书橱”,很难有创新能力,教条主义的“记问之学”,也难以成就创新人才。从本质上看,不难发现,学习过程和创新过程,在思维形式和科学方法上,是高度一致和密切相关的,在科学研究和创新中需要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能力,等等,不仅要在学习中培养,而且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必需。说到底,创新是不断追求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而学习的核心在于追求反映真理的客观规律;创新性学习正是追求这二者之间的统一。因此,创新性学习绝非要求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就从事创新活动、获得创新成果(研究生和极少数优异学生除外),而是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追求反映真理的客观规律”上,也就是说,要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关键是,这种要求必须通过创新性学习才能真正达到。
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
一、维持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不是彼此对立、互不联系的两种学习理念。维持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基础;创新性学习是维持性学习的发展和提升。不能否定维持性学习,它有着历史性作用和现实性作用,但又不能停留于维持性学习,不能漠视单纯维持性学习的弊病,特别不能忽视其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抑制影响。必须努力在维持性学习基础上向创新性学习发展。
二、创新性学习不是维持性学习的简单提升,而必须对维持性学习有所扬弃。即某些方面要发展、提高,某些方面要舍弃、改变,要看到二者之间在学习理念上的本质区别。
三、创新性学习不是近代才产生的,其历史和维持性学习一样久远。从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荀子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王充的“距师”“问难”、反对“信师是古”,到朱熹的“温故知新”、张载的“守旧无功”,在被认为是“因循守旧”的儒家文化中,也闪耀着创新性学习思想的光辉。在国外,歌德有一句名言:“单学知识仍然是蠢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很尖刻:“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从“发现法学习”到“以探究为主的学习”,西方的现代教育思想极为重视创新性学习。知识经济社会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创新性学习受到更大的重视。
通过以上分析,是否可以用以下一句话来概括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上以应用知识并发展知识为目的,通过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理念。
《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9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