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出三入”: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举措
何静 程忠国 李玉春
[ 摘要] 文章结合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进行了研究总结, 主要体现在以就业为导向, 围绕市场做文章, 采取“三出三入”的教改措施, 落实“三步走”的教改方案, 使实践教学走出校园, 逐步介入市场、进入市场、融入市场, 切实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 关键词]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出三入
[ 作者简介] 何静( 1963- ) , 男, 江西吉安人,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经济师, 研究方向为职业技能培训理论
与实践; 程忠国( 1957- ) , 男, 湖北洪湖人,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 讲师, 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管理; 李玉春( 1964- ) ,
男, 黑龙江齐齐哈尔人,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广东广州510663)
[ 中图分类号] G719. 2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4- 3985( 2007) 21- 0049- 01
几年来, 我院一直尝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 力求更好地展现高职教学特色。通过对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进行专门剖析研究, 总结出专业实践教学的经验体会,可概括为围绕“市场”做文章, 创建“三步走”的教改方案, 采取“三出三入”的教改措施, 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一、“三出三入”的基本依据
首先, 在认识方面, 必须符合国家倡导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其次, 在教学方面, 必须从学生的专业基础出发。高职学生的专业基础较差, 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浓, 但他们乐于参与, 喜欢动手操作。这就要求专业教学的内容、方式应努力贴近学生的实际, 让学生乐学、好学、实学,
以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 在就业方面, 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先导”。学生就业的岗位在企业, 企业的需求在市场。要找到就业的岗位, 就要瞄准市场, 了解市场, 熟悉市场, 接触市场, 融入市场。
二、“三出三入”的主要内涵
制订“三步走”的教改方案, 形成“三出三入”的教改措施, 即三出校门, 三入市场。
第一步: 从零起点开始, 走出校门, 介入市场, 进行感悟式学习。主要内涵是“一出”校门, 靠近市场, 了解和熟悉市场。具体做法是: 组织一年级的学生走出校门, 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 参观、考察一些对口的行业企业; 参观各种风格的楼盘, 参观古、现代典型建筑及其室内装修的不同样板等。通过一系列的参观、考察和调研, 使学生基本了解到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特点, 从而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感性认识, 明确了学习目标, 调动了学习兴趣。
第二步: 围绕技能训练, 走出校门, 进入市场, 进行体验式学习。主要内涵是“二出”校门, 到企业实际操作, 到企业现场教学。此阶段在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上, 重在加强学生的实操训练。一方面聘请装饰设计公司一线的设计师举行不定期的专题讲座, 用他们设计的案例进行教学; 另一方面, 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实操训练。
第三步: 面向就业目标, 走出校门, 融入市场, 进行生产性实习。主要内涵是“三出”校门, 到企业参加“岗前特训”和“顶班上岗”。( 1) 创立“准就业平台”。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参加企业举办的“岗前特训”班, 培训成绩合格者, 由企业提供具体的工作岗位,学生上岗顶班。艺术设计专业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广东星艺装饰艺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条件, 让学生参加该公司举办的全封闭“岗前特训”班, 为期一个月。主要培训目标是: 学习各种条例和岗位技能规范、继续强化手绘和电脑制图的能力、学习从企业的角度开发设计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接受企业化的员工培训, 进而使学生得到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 2) 校企联合创办研究所。艺术设计专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找到了一批合作伙伴。为发挥各自的优势, 学院与校外公司合作成立“广东岭南艺术设计研究所”。该所就设在校园内, 接到的工程设计项目, 由专业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共同承担, 相当于企业在校园里设立了一个“车间”或“设计室”, 使学生成为一个“准设计师”。( 3) 让学生成为“准学徒”。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的项目, 分期分批安排学生参与进来, 承担力所能及的具体工作, 让学生成为“准学徒”, 拜师学艺, 增长技艺, 结束时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这为毕业生更快地适应就业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三出三入”的现实要求
1. 专业课程体系要创新。突出表现在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整合与优化, 创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第一, 将原来的美术基础课程重新组合, 有机地合并为美术技法1、美术技法2, 以此强调和突出美术基础理论和美术技法的连贯性; 第二, 将原来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整合, 有机地合并为室内设计1、室内设计2、室内设计3, 以此强调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的互相渗透。从而彻底改变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传统课程模式, 摒弃了本科压缩型的课程安排, 避免了课程内容不必要的重复, 使课程门数和课堂教学时数得到较大的压缩和精简, 实践教学时数增加, 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 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2. 专业教学计划要有弹性。到企业进行实训锻炼, 要尊重企业的安排, 不能是学校一厢情愿。这就促使教学计划必须改革,__ 既要有计划的模块“刚度”―――基本构成, 又要有时间的“柔度”―――教学安排。艺术设计专业按照教学计划, 采取以学期为板块, 落实弹性的教学进度, 既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 又保证了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3. 专业实践教学要全程化。高职实践教学不是阶段性的, 而要全程化地注重实践教学, 强化技能训练, 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艺术设计专业实施“三步走”: 强调专业基础技能实训与专业核心技能实训的结合, 课内专业技能实训与课外专业技能实训相结合, 校内专业技能实训与校外专业技能实训相结合。
4. 专业技能结构要优化。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构建以基本素质与能力、职业群基础与基本技能、核心职业技能及认证、综合职业能力训练、职业技能拓展等五个相互独立又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实际运用时, 五个模块的设置建立在课程的整合与优化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专业的特点,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注重产学结合与工学交替, 充分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
5. 专业教学模式要丰富。大力开展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主要做法是:( 1) 在专业设计教学中, 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把现实社会行业中最新的设计案例引入课堂, 引发学生思考, 进行必要的知识讲授, 再回到案例, 解决实际问题。( 2) 经常举办展览, 让学生把自己动手完成的实物成果公开展示。由于学生主动参与, 达到共同交流、相互观摩、不断提高的目的,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 设立模拟招标讲台。为使学生毕业前能顺利参加企业的“岗前特训”, 教师在讲授上述课程时, 设立了模拟“招标讲台”。学生作为投标者, 轮流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上台阐述并讲解, 回答“客户”( 教师与学生) 的各种提问。同时将自己设计的整套方案用手绘和电脑( 含CAD、3D 效果图) 做成“企业式”的投标方案。让学生在这个讲台上学到与“客户”沟通的能力, 并直接感受到企业真实岗位的职业气氛。( 4) 毕业生上讲台。吸收部分优秀毕业生, 作为品牌“讲师”, 回校给低年级同学讲课, 介绍自己的工作业绩或某项设计成果。同时, 不定期地举行专题讲座, 聘请企业的成功企业家、艺术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来校讲课, 介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本专业先进技术的发展前景。这些活动, 有利于低年级学生提前接触行业前沿, 明确专业学习目的, 获取直接的经验和知识, 改进学习方法。( 5) 组织技能比赛。为了提高学生的“手上功夫”, 艺术设计专业定期组织开展各个单项的专业技能竞赛, 由企业设奖和评定, 尽可能按企业的要求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训练。
6. 毕业考试模式要创新。我院从2005 届毕业生开始, 实施毕业会考制度。专业技能测评是毕业会考的中心内容, 一般都邀请企业方面前来参与毕业会考, 做到了用生产第一线的要求来考核学生。通过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匹配的专业技能模块, 使学生接受有针对性、现实性、应用性的技能训练, 让学生零距离地面对用人单位, 面对专业岗位, 面对就业市场。
7. 专业教学手段要先进。为了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需要,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必须精通相关的电脑设计与制作软件, 目前所有课程全部使用由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上课, 视听演示形象生动,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参考文献]
[ 1]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4] 1 号文件)[ Z] .2006.
[ 2]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我省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意见( 粤教高[ 2004] 15 号文件)[ Z] .2006.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