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拓展校企合作多维空间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
○黄志纯许士群
[ 摘要] 实行校企合作,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盐城纺织职
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 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实现了互惠多赢的效果。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一、项目由来
高职院校肩负着服务区域经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由于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开放性的特点,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又是有效促进学生就业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一种职业教育方式。它包括所有以学校与企业部门合作为表现形式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教育形式, 涵盖了德国的“ 双元制”、美国的“ 合作教育”、英国的“ 工读交替式”和日本的“ 产学合作”在内的各国各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世界许多国家“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开展较早, 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且得到国家立法的支持。在我国人才培养与使用基本上是分离的, 用人单位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 加之一般专业人才, 市场供过于求,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而国家又缺乏政策导向,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只有用人的权利,而无参与育人的义务, 与学校合作育人是“ 自寻烦恼”“, 会扰乱正常的生产秩序”。如何突破校企合作的困境, 打通工学结合的坦途, 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各高职院校一直在办学实
践中求索。近几年来, 我院坚持不断探索、创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内涵, 形成了“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格局, 学校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特别是通过构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即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生产型的校内实训基地、项目型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有效地拓展了校企合作的空间, 实现了互惠多赢的效果, 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二、项目的基本内容
(一)构建工学结合一级平台―――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目的: 主要培养学生职业的基本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纺织业是苏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纺织企业众多, 既有如悦达纺织有限公司、东台(马佐里)纺织有限公司这样的大型的现代化企业, 又有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 以盐城市为例2006 年全市纺织行业国有及销售收入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500 余家。作为苏北唯一的纺织类高职院校, 我院有四十多年的办学历史, 桃李遍布苏北纺织业, 大批事业有成的学子位居企业的要位, 他们内心深处对母校普遍怀有深厚的情感, 为此我们展开感情攻势:通过走访, 举办校友会、同学会、校庆,建立校友档案、校友风采录等形式联络感情; 邀请企业家回校开设专题报告、讲座, 介绍他们的创业史, 以及现代企业的现状来增进感情; 吸纳他们参加院系专业指导委员会, 请他们对母校的发展, 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献计献策, 同时利用学院人才技术等优势,为企业排忧解难, 提供各种技术服务,达到升华感情。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这些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许多校友捐资助学, 主动要求和母校开展校企合作、签定“ 订单式培养”协议, 并牵线搭桥介绍其他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 就有200 多家企业与我院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为保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质量, 学院从中重点选择90 余家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用工需求大、企业规模大的企业作为紧密型实训基地, 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 如江苏悦达纺织有限公司、东台(马佐里)纺织有限公司、江苏振阳集团等。安排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学习和毕业实习, 借助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势, 不仅满足了强化学生技能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具体做法:
(1)学院与企业签订协议, 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带队实习指导教师, 配合企业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教育和实习指导;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培养目标要求, 制订并实施生产实习计划;配合企业做好留厂就业实习学生的选拔工作。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 承担学生入厂后的生产、教育、培训活动。这其中包括挑选思想、业务技能素质好的工人师傅来承担学生的指导教师, 协助学校带队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训任务; 对实习学生进行厂纪__厂规教育和安全生产教育; 按照学校校外实习计划的要求,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组织现场教学和技能训练, 并组织学生完成生产任务; 提供学生饮食、住宿的基本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 适当解决实习学生的生活补贴; 负责在实习学生中选拔留厂就业人员等。(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为了保证实习教学正常开展, 我们采取“ 校企共同负责, 共同管理, 专人具体实施”的分层管理办法。在每个实习基地建立由校企领导、车间负责人和带队教师、工人师傅组成的三级管理小组, 对校企联合育人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生产车间负责人和带队教师负责给学生安排生产任务和技能训练课题等日常协调、管理工作; 生
产一线岗位的工人师傅和带队教师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技术指导和质量考核工作。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始终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做到“ 六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岗位、定师傅、定目标, 并在实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从而可以保证学生专业技能的迅速提升, 收到应有的训练效果。校外工学结合平台的建设, 有助于学生了解工作性质, 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熟悉岗位要求, 掌握职业基本技能, 特别是对于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学生深入业务领域, 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岗位环境, 培养职业关键能力,及早形成职业能力, 这样在未来就业到岗时就能够驾轻就熟、快速顶岗, 成为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因此, 依托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的建设, 培养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促使学生由“ 准职业人”向“ 职业人”转型, 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工学结合二级平台―――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场
目的: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迁移的能力。
具体做法:
校外实训基地存在着学生实习岗位单一的不足, 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 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学院每年筹资1000 万元用于校内实训工场的建设, 校内建成了生产性的纺织实训服装工场, 可以实现纺纱―――织布―――印整―――服装设计与制作一条龙生产即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设计―――生产―――管理―――营销―――服务, 形成了若干岗位组成的岗位群。学生根据专业的需要, 有计划、有步骤地轮岗, 成为该职业的全能选手。校内实训工场引入企业管理机制, 从工场负责人到实习(生产)车间的主任、实习(生产)指导教师全部由企业引进或聘请, 创设企业真实环境, 不断改善实习条件, 努力开发实习产品, 逐渐使实习产品市场化, 降低实习成本。(1)与企业联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及校内生产部分产品; 业务人员承担各种定单业务, 研究市场需求进行定型产品生产。(2)实习(生产)车间的主任、实习(生产)指导教师、业务联系、生产工艺制定、生产安排、质量检验、成本核算等都严格按照企业管理规范生产。(3)严把质量关, 努力提高产品合格率。
(三)构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项目式生态纺织工程研发中心
目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为全面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提升教师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我院积极整合校内资源, 依托纺织技术研究所和纺织特种技能鉴定站, 在盐城市政府的支持下与江苏大宏集团、南通三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 联合申报建设“ 江苏省生态纺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经过艰苦努力, 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和建设计划论证。
中心依托先进的科研、生产条件和创新思想以及真实和完整的工程训练环境, 可以培养在校学生科研素质、设计创新能力和实用技能, 让学生充分参与每一项产品开发工作, 从每一环节中让学生掌握获得某一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和手段, 掌握创新的规律和方法, 掌握产品研发的思路和途径将依托中心的项目研究。有利于“ 项目教学”与“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推动了专业教学改革的开展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三平台的构建拓展校企合作的空间
实训基地既是工学结合的平台,也是校企合作的平台, 是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在校外工学结合平台的建设中,我校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新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是建好实训基地的保证。
首先是在体制上进行突破: 我校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科研产业处, 凡是与我校有紧密合作关系的企业指定专人任其中的联络员, 以方便校企之间的沟通。科研产业处负责接洽及解决合资企业对学校提出的各种要求, 并且负责新伙伴的调研、签约和校内具体操作部门的合作项目落实。
其次是在校企合作机制上的突破: 从校企双方的权力和义务的设计上解决了产权制约的瓶颈, 校企共同制定了共建实验(训)室等一系列保证合作顺利开展的制度文件。例如: ①承诺对企业品牌的宣传和实验(训)室共建要求; ②承诺有限度使用企业捐赠的仪器、设备; ③承诺遵守防止技术泄密要求; ④承诺为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企业全能提供足额的学生; ⑤承诺校企共同处理学生实习期间所出现的问题。
在校内实训工场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校企组合新模式。以实训基地为载体, 引入企业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和经营管理模式与企业合作共建工作实验室, 与企业合作进行科技开发, 将工程建设和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转化为高职教育内容及其实践训练项目。同时, 学院充分发挥实训设备优势, 面向社会开放积极承接企业生产任务, 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作为一项省级立项项目“, 江苏省生态纺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实行“ 投入多元, 资源共源”的原则, 省教育厅、学院、企业将共同投入1000 万元用于设备的购置, 另外学院将投资3000 万元建设科技研发大楼。中心将于2009年12 月建成, 建成后的中心包括纺织工程技术咨询与认证中心、生产培训__和技能鉴定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品开发中心、染整中心五个部分。中心建成后, 将大大拓展我院校企合作的空间, 正如专家组论证结论所言“: 纺织工业是江苏省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江苏省生态纺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以原料―――生产过程―――生产成品的生态化为研究领域, 对纺织生产进行具体的项目研究, 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中心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较为全面的技术师资、实验设施为依托, 与相关纺织企业合作紧密, 立足盐城、辐射江苏省纺织企业, 具备较强的实力, 能够开
展生态纺织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和技术人员培训”。
合作企业通过参与工程中心的建设, 利用研发中心开展产品研发, 对员工进行技能培养与鉴定, 将有效地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这种互惠多赢的局面, 反过来又将大大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学院教师充分利用科研平台, 承担省厅(市)级课题, 开展科技攻关及校企横向科技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科研平台为成果转化器, 送科技下乡,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特色产业,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 依托纺织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实训基地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四、项目主要成效数年来, 学院立足区域经济, 面向苏北纺织业, 紧贴人才市场, 着力构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 有效地拓展了校企合作多维空间, 打开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局面。过去, 部分学生及教师不愿实训, 现在则是盼着实训, 企业由过去对学生实训“ 婉拒”“、搪塞”, 到现在主动来校联系, 甚至“ 争抢”。目前,学院共有校外实训基地200 余家, 其中, 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有90 余家。
(一)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学生在学校学习, 就是为了日后踏入社会做准备, 为将来的发展打基础。校企合作为学生早日面向社会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平台, 使他们更加懂事, 更加成熟, 更能有发展和创新的意识。2006 年江苏省首届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中, 我院化学工程系学生创新项目关于《元素周期表魔方》《化妆品中汞含量超标检测试纸》荣获二、三等奖; 王华印老师荣获江苏省首届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我院荣获江苏省首届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优秀学校奖。2007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 我院学生申报的5 个课题全部获得立项。通过工学结合多平台的实训, 增强
了学生动手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等职业技能。在“ 七彩城杯”江苏省服装院校童装设计大赛上, 我院艺术设计系学生王曼莉同学参赛作品《: 童梦奇缘》(指导老师: 周荣梅), 获大赛银奖; 邹燕同学参赛作品《炫色童年》(指导老师: 陈玉红), 获大赛优秀奖。由于学生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 增强了自身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形成了“ 进口旺, 出口畅”的局面, 知名企业阳光集团、雅戈尔集团、明基电通等先后来我院招聘毕业生。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大型企业和用人单位也先后录用了我院一大批毕业生, 学院毕业生的当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并获得“ 江苏省招生就业双示范单位”称号。
(二)锤炼了“ 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通过开展校企合作, 推行工学结合, 锤炼了一支“ 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教师队伍“ 双师型”比例逐年上升, 由2004 年的30% 增加到2007年的70% 以上, 有32 名教师担任省、市专业学术研究团体和专业刊物的主任委员、委员和编委, 17 名教师被评为专业带头人。近年来, 学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0 多篇, 发明专利及专利申请10 余项, 主编或参编了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纺织材料基础》《应用文写作》《纺纱技术》《机织技术》《纺织材料》《纺织实验技术》等教材10 多本《, 纺织专业整体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获江苏省职教学会二等奖“,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苏省职教示范专业。近二年, 我院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达90 项, 其中省厅级立项项目17 项, 院级课题立项达73 项; 取得了科研成果17 项, 其中完成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 项, 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完成省、厅级科技项目3 项,完成院级课题达12 项; 06、07 年学院共开设各类学术讲座69 场次, 出版了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 期, 教师获市厅级以上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的达60 项。
(三)促进了行业技术革新和区域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 我院通过构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产学研密切结合, 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学院与江南大学、射阳东翔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合作, 开展了《新型纤维整经机的开发》研究, 并于2006年12 月通过了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主持的鉴定, 专家认为, 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院参与了驻港部队服装面料“ 军港绸”的研制, 主持或参与了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玉米混色纺纱的开发》《、大麻混色纺纱的开发》、《毛巾织物的清洁化生产》等课题, 主持了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项目《导湿快干型涤纶织物的产品开发》《、环保型整浆小样机的研发》和《广角织布机的研究及产品开发》, 其中, 由我院与江苏新金兰纺织制衣有限责任公司、江南大学联合开发的“ 玉米纤维色纺纱”获得2006 年度盐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俞仲文, 刘守义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8).
[4]黄志纯.关于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7, (21).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一五”规划2006 年度立项课题《苏北纺织业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16)
(作者单位: 江苏,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