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关于“高职高烧”的讨论热度不减,关于“高职升本”的呼声也是此起彼伏。有学者指出,“高职升本”就是“傍大款”,是虚荣心作祟;也有学者指出,“高职升本”是示范校发展“瓶颈”的突破,是迫于生计而为。笔者认为,“高职升本”是职业教育高移的重要表现,而职业教育高移势在必然。
职业教育是将劳动力资源配置到不同产业中的重要手段。与这种功能相适应,职业教育的结构及发展必然受到产业间的均衡关系和演变规律制约。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出现的高级化和融合趋势,对于世界各国人力资源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促使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结构、专业结构等都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在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今天,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企业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转化,大批劳动力向第三产业企业转移,迫切需要一大批有较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引起职业教育层次的多样性和人才规格的高移。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
资料显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技能劳动力队伍呈现出“钻石型”结构,初级工一般仅占15%,中级工占50%,高级工占到35%甚至更高。而我国仍然是“金字塔型”结构,初级工比例最高。据统计,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总数约为7000万,其中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左右。另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制造业就业人员中,具有专科学历的为8.6%,本科学历的为3.8%,研究生学历的只有0.4%,受教育程度主要分布在初中和高中。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急需大量高规格的技术技能人才。
从职业教育现状来看,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目前的最高层次就是大专学历教育。问题是,职业教育是否仅定位为培养初、中级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中是否也该有一部分是精英教育?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服务一线劳动者的职业成长。”与此同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原则上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按此教育设计,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只能由目前的本科院校承担。也因此提出了本科转型发展之说,即“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问题又来了,现有的普通本科院校主观上是否愿意转型发展?即使愿意转型,转型后所谓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是否就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再有,一般的本科院校转型后是否有实力办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或者说是否能比现有的专科高职升格后办得更好?这些都是业界担忧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高职院校1300余所,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200所。通过对建设发展情况的分析,现有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总体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年限较长,办学定位准确、产学结合紧密、创新意识突出,改革成绩明显。在招生分数、学生发展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绝不亚于一般的二本院校。因此,考虑这样的高职升本,既有其内在需求,也有一定的办学实力,更有多年的职教办学积淀。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对需求人才的规格也相应提高,职业教育高移势在必然。所谓职业教育高移,既包括职业教育层次的升格,即实现人才培养规格高移;也包括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升级,即要培养符合工业4.0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因此,对于“高职升本”问题,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必然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其的必然要求。当然,我们既不支持“高职升本”一概否定一刀切的态度,也不支持一窝蜂全部放开的做法,而是要设定一定的标准,支持达到办学条件的高职院校或二本院校举办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切实打通职业教育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